


學校資料
校 長 的 話
記得小學的時候,每天都是走路方法上學。 當時舊居在山上,每天上下課時,總要走多條長長的樓梯,少算也有百級,小個子每天揹上大書包,穿過街市及不同樓宇回家回校,就這樣過了小學階段。
到了中學,走的路更遠,因為小學對比起中學,原來只是半山,又是另一個山崗,從家中走到中學校舍,又多了一條長長的斜路,走的路更多更遠了。
想起這些片段,是源於每天在學校大門,期待孩子回校時勾起的回憶。 置始孩子有乘校車的、有乘私家車的、當然也有走路回校的。 很多時如果是家長接送的話,家人都會替孩子細心揹上書包,臨行時也有一番叮嚀。 每當目睹這些片段,都會感受到父母的愛,愛中傾注了盼望,希望孩子都會逐一長大,長大成材。
孩子呢?當回望走過的路,也不知不覺地長大了,成為大人,成為願為社會貢獻的人,或會成為一校之長、一家之主。
每個孩子都會長大,現代父母都會克盡己任,學校也會悉心栽培每一個孩子。
然而孩子的道路,仍是要自己用腳一步一步走,旁人即便是如何,孩子的路交由孩子走,才是成長,而無論是快走還是慢步的,路途中所學到的,就是為孩子成長的裝備,成為更強大的人。
這樣,才是真正的成長,有空間尋我的成長。
學校每一代傑出學生,都走過這樣的路。
黃禮灝校長